久热无码中文视频在线,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精品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印度大胆少妇bbw

中大學生網癮比例攀:天之驕子掉入網癮黑洞

閱讀 1652  ·  發(fā)布日期 2010-11-19 10:13:42  ·  伊索科技
有戒網癮專家之稱的華中師范大學特聘教授陶宏開最近正在為一個年輕人揪心。這個年輕人曾參加過三次高考,一次上北大,兩次考上清華,之所以參加三次高考,是因為他有兩次退學的經歷,每次退學的原因是相同的——陷入網絡游戲不能自拔。

  今年“十一”剛過,這個年輕人又一次網癮發(fā)作,如果再一次無法自拔,前面的悲劇將會重演。年輕人的媽媽哭著給陶宏開教授打了電話:“救救孩子吧!”

  “幾年前向我求助的還主要是中學生的家長,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沉迷于網絡,更讓我痛心的是,他們中不少是名牌大學的學生。”陶宏開說。

  陶宏開教授的這番話是10月19日說的,11天之后,武漢一名大學生在沉迷于網吧整整一個星期之后,翻身跳入了湖水中。

  這個青年人的行為似乎在給陶宏開教授的擔心增添注腳。

  今年年初,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剛剛公布的《中國青少年網癮報告(2009)》顯示:目前,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約占14.1%,人數約為2404.2萬。18~23歲的青少年網民中網癮比例最高(15.6%),其次為24~29歲的網癮比例(14.6%)以及13~17歲的網癮比例(14.3%)。與2005年相比,13~17歲年齡段的網癮青少年比例有所下降,18~23歲年齡段的網癮青少年比例有所上升。大學生正好處于這個年齡段。

  一個個災難性的事件和一串串冷靜的數字,讓我們不得不走近那些被網癮惡魔挾持著的大學生,探尋他們走上這條痛苦之路的背后原因。

  很多網癮大學生都曾是高材生,玻璃樽中的孩子遇到挫折更容易崩潰

  讓陶宏開教授揪心的年輕人姓張,小張的求學經歷確實有些傳奇。

  2003年,他第一次考入北京大學,由于沉迷于網絡,7門必修課不及格,于2004年7月被學校勸退。2005年,復讀一年的小張以所在城市理科狀元的身份被清華大學錄取。一年后,他再度沉迷網絡,由于學分不夠自動退學。正當大家都對他不抱希望的時候,2007年,他再次以全市理科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

  三次高考均考入中國最頂尖學府,小張的智力水平無疑是頂尖的。

  陶宏開教授介紹,他接觸過的不少網絡成癮的大學生都非常聰明,如果不是深陷網絡難以自拔,一定會在學業(yè)上取得很好的成績。

  2007年小張第二次進入清華大學后,確實有一段時間遠離了網絡,那兩年他的學業(yè)成績非常好,第一年學業(yè)成績名列前茅,大二的時候成績排在了全系第一名。

  后來,他喜歡的一個女孩子不接受他,這讓小張異常痛苦,當這種痛苦實在無法排解的時候,他選擇了虛擬世界。

  小張出生在四川一個農村家庭,爸爸是當地一名教師,媽媽只有小學文化程度,從小,小張就顯現出了過人的天資,據當地媒體的描述,小張小學5年級便跳入中學。因此小張的父母對其極其寵愛。

  小張是個典型的生活在玻璃樽中的孩子,他天資聰慧,在學業(yè)成績上領先于同齡人,在成長過程中體驗到的更多的是家長的呵護與其他人的贊美和鼓勵。因此,當挫折和失敗突然降臨時,他比同齡人更加不知所措,更加容易崩潰。

  與小張同在一所大學的劉劍也是一個生活在玻璃樽中的孩子。高大白凈的劉劍戴著黑色金屬邊眼鏡,鏡片背后透出睿智的眼神。

  從14歲起劉劍就開始玩某款網絡游戲,今天24歲的他是這款網絡游戲的第一批玩家。中學時,“學校有嚴格的作息時間,只能每天抽空玩10分鐘左右。學習完全沒有受影響,成績非常好。”劉劍說。

  2005年,劉劍在當地激烈的高考競爭中以高分考入清華大學。進校之后,劉劍頓時感到了壓力。周圍全是“高手”,他的學業(yè)成績不那么突出了,到了大一下半學期竟然掛了科。這讓原本優(yōu)秀的他措手不及,“這是我第一次掛科,心情也不太好,而且關鍵是沒有了推研的機會,突然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庇谑?,網絡游戲走進了他的生活。頻繁缺課、考試不及格、人際關系疏遠,一個接一個的挫折接踵而來。

  結果是,5年后的今天,這個昔日的高材生仍然在清華園里讀大四。他比同年進校的學生在學業(yè)進程上晚了兩年,當年的同學有的出國了,有的已有了一份穩(wěn)定的職業(yè)。劉劍卻把這兩年的時間花在了和網絡游戲反復的糾纏中。

  心里只想著游戲,連破罐子破摔的力氣都沒有

  “網癮的孩子一看就能看出來?!碧蘸觊_教授說。他永遠也忘不了第一次見到小張時的情景?!八麖拈T外蹭了進來,簡直沒有人樣,低著頭、彎著腰,衣服臟兮兮的,頭發(fā)和胡子顯然已經很長時間沒打理過了,眼睛總是向下看?!?/p>

  “一旦玩上游戲,真的是什么都不想了?!辈簧儆芯W癮的孩子說。

  劉劍介紹,在他網癮最重的那一年里,每天有十五六個小時都在玩游戲,“除了睡覺,就是玩游戲,其他什么也不干”,茶不思飯不想,實在餓了就讓宿舍的同學給帶一點兒吃的回來。

  由于整天沉迷在網絡世界里,網癮孩子跟周圍人也很少交流。

  剛剛從北航退學,正在準備第二次高考的張曉晨也曾經有過這么一段昏天黑地的日子?!皠偵蠈W的時候,大家還只是在宿舍里打游戲?!睆垥猿空f,后來受不了宿舍較慢的網速和晚上的熄燈制度,開始改在網吧上網。

  那時候,張曉晨每天天一黑就從學校出來,鉆進網吧,一玩就是一夜,天亮了再從網吧出來回到宿舍睡覺,到了晚上再出發(fā)。

  黑白顛倒的時間表,讓張曉晨很少有時間與同學交流。

  10月中旬,記者在清華校園里見到了小張,他很少正視周圍人的眼睛,說話時彎著腰低著頭,聲音也很小,要很努力才能辨別出他在說什么。

  《中國青少年網癮報告(2009)》的研究也顯示,網癮程度較深的青少年,會不同程度上出現一些人際交往的困難,報告稱,隨著網癮程度的加深,青少年網民對“我很難與周圍的人相處好”這一語句的認同感也越強。

  這些大學生也有過“追上去”的沖動。2008年1月,劉劍第一次在學校辦理了休學手續(xù),他強迫自己離開網絡世界,努力拿起書本追趕身邊的同學?!翱伤麄冸x我越來越遠,覺得自己怎么努力都追不上?!睅讉€月后,他又一次沉迷到網絡游戲中,并在8個月后的新學期伊始,再次辦理了休學。“玩得自己各個方面都不想去打理了,也沒有勇氣再一次拿出書本。”劉劍形容當時的自己就像一只鴕鳥。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網癮大學生說:“站起來需要勇氣,自暴自棄下去也需要勇氣,我那時連破罐子破摔的力氣都沒有了,腦子里沒有任何東西,就像一個空殼?!?/p>

  大二成了分界點,沒有了應試的重壓人生卻失去了目標

  仔細分析網癮大學生可以發(fā)現,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在大一下學期或大二的時候深陷網絡的。

  劉劍是在大一下半學期第一次出現“掛科”后,開始沉溺于網絡的,張曉晨也是從大二開始過起了昏天黑日的網癮生活。

  這背后有沒有什么共同的原因?

  目前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的一名碩士研究生告訴記者,他是家里的獨生子,從小父母對他的唯一要求就是學習好?!拔野謱ξ艺f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學習成績好了,將來才能考上好大學,才能出人頭地。”他說,“似乎我的生活只有學習,而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為了給以后的成功做準備。”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仍然存在著應試壓力過大的現象,學習、考試及與此相關的事是很多中學生的全部生活重心。

  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曾經說過,教育就是在生活之中促成人的“生長”。但孩子的生活中只有學習,除此之外的與人交往、獲得生存能力等教育均缺位。難怪“網癮”青少年在擺脫了學習的重壓之后立刻陷入虛擬世界。

  學習的目的被異化了,這些孩子的生活也被異化了。從高考的應試重壓下解脫出來的大學生,報復性地享受起了久違了的自由。

  劉劍和張曉晨都說,在大學中,像他們這樣的學生還是很普遍的?!拔覀儼?0多個男生,最初有幾個人不玩游戲,但是這樣的人很難融入班集體中,所以后來所有人都玩,每天一下課全宿舍同學,一起打開筆記本電腦,連起幾臺電腦,一起玩魔獸世界?!睆垥猿空f。

  但是,太自由也讓這些孩子突然迷茫了起來。

  “應試教育的高壓擠占了培養(yǎng)孩子思辨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評判能力的時間?!碧蘸觊_說。

  “有個冬天的早晨,我從網吧里出來,外面非常冷,天還沒有亮,我裹緊了衣服,感覺異常孤獨和迷茫。”張曉晨說。那時,張曉晨已經進入大二,他每天白天睡覺,晚上10點左右進網吧開始“工作”。

  什么是奮斗的目標?這個問題的答案曾經很簡單:就是學習和高考。

  那么,現在呢?現在的奮斗目標又是什么?

  媽媽追到大學陪讀、洗衣服,父母無邊際的愛也在殘害孩子

  接觸過很多被網癮毒害的青少年,陶宏開教授對網癮的形成原因有著自己的看法:“網絡游戲不是導致青少年網癮的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在教育,特別是家庭教育?!?/p>

  跟這些網癮大學生的家長接觸后,陶宏開教授的觀點似乎得到了證實。

  在與小張的媽媽不多的交談中,這位操著濃重四川口音的婦女不停地說:“他(小張)現在非常不容易,從農村考出來不容易?!薄八F在已經堅持上課了,挺好的